|
菌類資訊 |
|
|
 |
|
蟲草的醫(yī)藥作用 |
【 整理發(fā)布:王力野生靈芝網 】 【 發(fā)布日期:7/6/2011 】 瀏覽次數:3081 |
 |
藥理學現(xiàn)代研究結果中,青海冬蟲夏草含有蟲草酸約7%,碳水化合物28.9%,脂肪約8.4%,蛋白質約25%,脂肪中82.2%為不飽和脂肪酸,此外,尚含有維生素B12、麥角脂醇、六碳糖醇、生物堿等。據醫(yī)學科學分析,蟲草體內含蟲草酸。維生素B12、脂肪、蛋白等。蟲草性甘、溫平、無毒,是著名的滋補強壯藥,常用肉類燉食,有補虛健體之效。適用于治療肺氣虛和肺腎兩虛、肺結核等所致的咯血或痰中帶血、咳嗽。氣短、盜汗等,對腎虛陽痿、腰膝酸疼等亦有良好的療效,也是老年體弱者的滋補佳品。
冬蟲夏草首次記載使用是清代吳儀洛《本草叢新》,書中認為冬蟲夏草性味甘,溫。功能補肺益腎,化痰止咳。可用之于久咳虛喘,產后虛弱、陽痿陰冷等“虛”的病癥。據研究:冬蟲夏草主要含有冬蟲夏草素、蟲草酸、腺苷和多糖、等成分;冬蟲夏草素能抑制鏈球菌、鼻疽桿菌炭疽桿菌等病菌的生長,又是抗癌的活性物質,對人體的內分泌系統(tǒng)和神經系統(tǒng)有好的調節(jié)作用;蟲草酸能改變人體微循環(huán),具有明顯的降血脂和鎮(zhèn)咳祛痰作用;蟲草多糖是免疫調節(jié)劑,可增強機體對病毒及寄生蟲的抵抗力。 相關考證冬蟲夏草始載于《本草從新》,曰:“四川嘉定府所產者最佳。云南、貴州所出者次之。冬在土中,身活如老蠶,有毛能動,至夏則毛出土上,連身俱化為草。若不取,至冬則復化為蟲!薄侗静菥V目拾遺》對其記載尤詳:“夏草冬蟲,出四川江油縣化林坪,夏為草,冬為蟲,長三寸許,下跌六足,屜以上絕類蠶,羌俗采為上藥。”并引《七椿園西域聞見錄》云:“夏草冬蟲生雪山中,夏則葉歧出類韭.根如朽木,凌冬葉干,則根蠕動化為蟲!庇忠读峦饩帯吩疲骸岸x夏草,一物也。冬則為蟲,夏則為草,蟲形似蠶,色微黃,草形似韭,葉較細。”綜合上述文獻對其形態(tài)的描述和產地、生境的記述,并參照《植物名實圖考》之附圖,可以確定,麥角菌科蟲草屬真菌冬蟲夏草菌及其寄生的復合體是傳統(tǒng)的藥用冬蟲夏草。然《本草綱目拾遺》又載:“《四川通志》云:冬蟲夏草出里塘撥浪工山,性溫暖,補精益髓!睋缎氯A本草綱要》考證,此處所說的冬蟲夏草,是涼山蟲草Cordyceps liangshanensis Zang,Hu et Liu,為川西以及滇東北一帶所用的冬蟲夏草代用品,說明古代所用冬蟲夏草,存在異物同名問題。 冬蟲夏草(《本草從新》) |
|
|
|
|
|
上一條:菌類資訊
|
|
下一條:制作靈芝盆景,年收益10萬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