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燥 試試芡實粥 |
【 整理發(fā)布:王力野生靈芝網(wǎng) 】 【 發(fā)布日期:7/6/2011 】 瀏覽次數(shù):934 |
 |
比起蓮子,同為植物果實的芡實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似乎要“低調”許多,其實,在古藥書里,芡實被稱作是“補而不峻”、“防燥不膩”的糧菜佳品。再加上它有著很好的內斂、健脾的藥用,在秋季進補時,來一碗香香甜甜的芡實粥再好不過了。
夏季天氣炎熱,脾胃功能也有所減退,進入秋涼后功能仍然比較差,不管進補什么都可能不易吸收。因此,中日友好醫(yī)院中醫(yī)科程志強博士建議,此時不妨用芡實適時進補,不但能健脾益胃,還能補充營養(yǎng)。等到服用芡實調整脾胃之后,再吃較多的補品或難以消化的補藥,人體就能更加適應了。
在補中益氣方面,芡實與蓮子有些相似,但芡實的收斂鎮(zhèn)靜作用比蓮子強,除了滋養(yǎng)強壯外,還適用于慢性泄瀉和小便頻數(shù),夢遺滑精,婦女帶多、腰酸等治療。
食用方法以芡實粥為最佳,將芡實與糯米或粳米一起煮粥,或者加點蓮子肉或桂圓肉,不僅味道甜美可口,常食可有延年益壽之功效。
民間有用芡實5~100克燉老鴨做湯,美味之余,還可兼治虛煩夢泄、老年人腎虛尿頻等癥。芡實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2,用芡實與瘦肉同燉,對解除神經(jīng)病、頭痛、關節(jié)痛、腰腿痛等虛弱癥狀,也有很大的好處。
程博士說,在治療慢性泄瀉(如慢性腸結核、五更瀉等)時,可將芡實、蓮肉、淮山藥、白扁豆等分,磨研成細粉,每次30~60克,加白糖蒸熟當點心吃。
除了以上吃法,據(jù)說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有一種益智強身的芡實食用方法,便是一粒一粒細嚼芡實,直到津液滿口時,才緩緩咽下。一般每日嚼咽10~20粒。這種方法由于是用牙齒反復咀嚼,因此一來能使牙齒堅固,二來能促進口腔唾液腺分泌更多唾液,再加上芡實又是一種良好的補脾止瀉、固腎澀精的保健食品,因此,此法不妨一試。
不過,吃芡實時要用慢火燉煮至爛熟,細嚼慢咽,方能起到充養(yǎng)身體的作用。一次不能食用太多,以50克為宜。由于芡實有較強的收澀作用,便秘、尿赤者及婦女產(chǎn)后皆不宜食。 |
|
|
|